近年来,华池县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充分发挥“体育+”的带动作用,将赛事与红色文化、商业商贸、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以体育赛事助力县域发展的新路子。
七月的华池,骄阳似火,在华池县第一中学体育馆内,“银球”在球桌上划出一道道弧线,首届“南梁杯”乒乓球邀请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是近年来在华池县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的乒乓球盛会,吸引了来自陕、甘、宁、青、川、豫6省区的众多选手前来参加。“国家级的专业裁判、精彩的比赛对决,作为一名乒乓球爱好者,我这次来到华池,不仅欣赏到了高手过招的震撼场景,还感受到华池独特的文化魅力。”在首届“南梁杯”乒乓球邀请赛比赛现场,来自兰州的张先生说道。
除了乒乓球赛,华池县还举办了“骑行庆阳逐梦南梁”2025骑观庆阳红色之路自行车公开赛。赛事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华池的红色地标与生态景区之间,沿途欣赏南梁革命纪念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等景点,感受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骑行在这样的赛道上,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非常震撼。”来自宁夏的参赛选手王中正说。
华池县通过举办各种比赛,不仅为全国各地的运动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广阔平台,促使大家在切磋中共同提升,在收获中不断成长;还让体育赛事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让更多人认识华池、走进华池,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体育赛事的蓬勃活力,为华池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油田巡检挑战赛举办期间,华池县迎来了大量参赛人员和游客。县域内的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迎来了消费热潮,不少商家的销售额大幅增长。“那段时间,我们酒店天天爆满,周边的餐馆也都生意兴隆。”华池汇景大酒店负责人说。
这种火爆场景并非偶然。华池县的“赛事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发热,源于其独特的“体育+红色+生态”融合发展理念。2025骑观庆阳红色之路自行车公开赛将赛道变成移动的红色课堂,让赛事成为红色旅游的“招牌”,赛后红色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45%。“比赛那几天,我们店里的臊子饸饹面、洋芋擦擦供不应求,连压面机都累得直冒热气。”南梁镇荔园堡村农家乐老板郭翠玲说。
为进一步发挥赛事的商业价值,华池县还在各项赛事期间举办了特色商品展销会,当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民俗文化产品等纷纷亮相,吸引众多游客购买。“我买了好多华池县的特产,像剪纸、麦秆画等,还有当地的小米、木耳品质都非常好。”游客赵女士说。
此外,华池县积极探索“体育+电商”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推广本地特色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购买华池的优质商品。“我们通过赛事引流,用红色体验留住游客,以农特产品和文创消费延长产业链,不仅提升了华池的知名度,也为商业商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华池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鹏说。
体育赛事不仅让城市焕发生机,熊猫体育的用户体验如何提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在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曾经略显荒芜的土地被整齐规划成了一块块小田地,每一块小田地里,甜瓜、西瓜、黄瓜、熊猫体育的用户体验如何提升芹菜、西红柿等各类果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旁边还树立着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田主”的名字。
“这些地都是我在南梁有块田项目的,每块小田地的面积为30平方米,分为全托、半托和自种三种经营模式,群众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认领。该项目不仅让游客实现了云种田及全方位沉浸式农耕体验,还让每一寸土地都被充分利用起来。”荔园堡村党支部书记蒋大江说。
荔园堡村紧抓全市实施全市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机遇,建成集种植、研学、观光于一体的体验园,以红色研学为主要路径,联动“一街一园二区五馆”,形成“红色研学+田园经济”新模式,通过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推动农产品、非遗文创产品销售,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拔河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华池县还通过举办乡村体育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现在村里的各种体育活动多了,大家都踊跃参与,不仅增进了邻里关系,还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乡村氛围。”华池县柔远镇柔远村村干部吴洋说。
从自行车轮下的林荫道,到乒乓球台上的银弧线,再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商业商贸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现在的华池县,每一场赛事都是一颗“种子”,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促进产业振兴、县域发展的“参天大树”。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