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北京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除观赛、参赛外,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假日休闲选择。看比赛买文创,打比赛逛集市,去网球场吃美食……这个“五一”,京城体育消费可谓取得了优异“战绩”。
这个假期京城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当数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的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北京)。全部三个比赛日,“水立方”的观众席和内场座席几乎全部满座,特别是3日下午开赛的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更是一票难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比赛赛事票房超570万元,日均进场观众达7200人,上座率九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赛事恰逢“五一”假期,不少观众不仅从外省市来京观赛,还“跟着赛事去旅游”,顺便逛了逛北京城。来自辽宁葫芦岛的王志康告诉记者,除了观看顶级跳水赛事,他还计划在京游览一番,“想去的景点很多,北京各方面基础设施都很完善,特别是交通很方便,想去哪坐地铁都能到。”
而在赛场里,人气最高的不止有全红婵、陈芋汐等“梦之队”明星运动员。随着文创产业发展,特许商品已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一大卖点。特意从天津来京观赛的张泽一,在“水立方”内的特许商品销售点挑选良久,最终购买了一个“票根冰箱贴”和一个“小乌龟”毛绒玩具。她对记者解释说:“冰箱贴是给看比赛留纪念,‘小乌龟’则是因为全红婵喜欢——我是她的‘粉丝’!”
据北京铜牛集团文创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辛丹国介绍,赛事期间,“水立方”场馆内和南广场“第二现场”的两个特许商品销售点累计销售额达到40万元,“毕竟比赛只有三天,这个销售表现非常不错,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辛丹国分析说,销售数据亮眼一方面是因为赛事叠加“五一”假期,让更多观众有机会前来观赛,另一方面是因为参赛选手的高人气,“我们为中国队选手定制了一些徽章、助威头饰等产品,单价并不高,但是销量非常高。”
六大群众赛事,5000余名运动员,带动三万人来京……“五一”期间,首届北京极限运动汇在京举行。拥有相同爱好的选手们欢聚一堂,相伴度过了这个充满“热血”的假期。
其中,京西首钢园滑雪大跳台及周边场地,举办了北京跑酷公开赛、全国全民体能大赛、北京健身俱乐部挑战赛等五项赛事,吸引了众多时尚运动和潮流文化爱好者参与。主办方还联合30余家知名运动品牌和80余家特色商户,在现场设置了体育展商区、手工非遗区、典藏车展示区、餐饮服务区等,为参与者提供观赛、购物、美食一站式服务,赛事期间文创餐饮市集销售额达25万元。健身“达人”杨荟平没有报名参赛,陪朋友前来的她,也在趣味体能挑战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真的被这个氛围打动了!比自己在健身房苦练强得多。”
而在京城多家冰场举办的第五届北京冰球公开赛,吸引了来自108支队伍的近200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包括21支来自京外省市和韩国、泰国的球队。而已连续三年在公开赛期间举办的冰球集市,此次设在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小广场。折扣“感人”的专业装备、品类丰富的项目文创、珍藏版球星卡等冰球周边、北京冰球队精美纪念品……应有尽有。
“这种氛围特别好,很能体现北京在冰球文化方面的底蕴。”上海飞扬梦想橙队主教练曲毅东笑说,孩子们买了不少东西,“对于这些‘冰娃’来说,这样过节很有意义。”带儿子来参加活动的冯先生则表示,体育本就该是娱乐、享受生活,“就像在美国看NBA、橄榄球一样,让孩子从中收获快乐,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项目,训练才更有动力。”
网球、美食、音乐……这个“五一”假期,首届“国网生活节”在国家网球中心举办。置身园区,游客可以打网球、看比赛、观表演、品美食,度过惬意的假日时光。据统计,假期期间,国网中心客流量超过了3万人次。
生活节期间,“北京塔可节”首次登陆国网中心。塔可是一种墨西哥美食,在园区西广场,30余家人气塔可品牌带来招牌产品。风味美食搭配精彩的音乐表演,游客自发随音乐起舞,点燃了园区的热烈气氛。据统计,为期两天的“北京塔可节”共吸引2.5万人次参与,其中近半数为外籍人士,成为假期京城最具“国际范儿”的市集之一。
而在生活节期间,国网“AI学练中心”也与公众见面,这套AI智能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发球角度、挥拍速度等20余项数据反馈。在这里,游客还可免费体验国家级教练团队的指导。五天假期,中心累计接待体验者超1100人。熊猫体育的全球客服热线
此外,国网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钻石杯青少年网球挑战赛、国网会员邀请赛等多项业余赛事。游客还可在此观看中网网球历史文化展,参与国网探秘活动,了解网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吉祥物“阿中”等2024年中网赛期热销纪念品也惊喜回归,“勾引”着游客的钱包。
前女网名将郑洁出席活动之余,也体验了一把AI学练。她表示,自己以前来国网都是在比赛期间,“这次生活节让我感受到非赛期时这里同样很有活力,也看到了网球正在融入大家的生活。”中网公司首席品牌营销官吴雅南则表示,此次生活节是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希望能将园区打造成北京城市微度假目的地,给广大市民特别是网球爱好者提供假日休闲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