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21城体育性格”的系列观察中,广州以其国际赛事云集、创新接轨全球的显著特点,展现出“国际赛事中心”的鲜明定位。围绕这一核心体育IP定位及其对广州的意义,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贾俊峰,探讨广州如何借力十五运会契机,在场馆建设升级、赛事组织运营、服务保障以及推动全民健身等方面,全方位塑造和传播城市体育新形象。
羊城晚报:作为核心赛区之一,广州被定位为“国际赛事中心”。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个定位对广州的意义?广州将如何肩负起这份重任?
贾俊峰:在今年6月30日,《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经16届10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广州要全力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中心。这对广州高质量建设体育强市,熊猫体育如何提供售后保障 流程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有重要意义。其中最直接的意义是,通过进一步丰富优质体育赛事资源的供给,广大市民游客将能在广州欣赏到更多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精彩赛事。例如今年广州首开国内先河,成功举办世界田联接力赛,受到了社会各界热捧。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专访时盛赞“广州组委会是世界级的”。另外,广州赛区承担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开幕式,以及十五运会40%的项目和残特奥会35%的项目。我想这也是国家对广州办赛能力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肯定。
为了建设国际赛事中心,广州将把握全球体育赛事发展新趋势,匹配广州城市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国际重大赛事及自主品牌赛事等赛事体系和布局;构建与国际体育组织、体育机构的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推动国际性赛事资源向广州集聚;完善市场化办赛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市场主体深度参与赛事举办和运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开门办赛新格局,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体育担当。
羊城晚报:打造国际赛事中心离不开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办赛能力。广州在体育场馆建设/升级改造、赛事组织运营、服务保障等方面,为迎接十五运会做了哪些关键准备?有哪些亮点或创新之处?
贾俊峰:广州着力推进“老场馆焕新彩”,坚持节俭办赛。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的方式,重点体现在无障碍、全龄友好等方面。坚持传承创新。深挖场馆历史文化底蕴,一体推进场馆内外品质提升,打造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使一批位于城市中心的体育场馆,如天河体育中心、越秀山体育场更好地延续城市记忆,与城市周边环境更加融合,成为展示“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窗口。
为了更高质量地兼顾赛时赛后利用,在场馆和街区改造中,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除更新改造正式的比赛跑道以外,还分别更新和新增了二层平台的全天候环形跑道和场外的健身跑道。与此同时,扩充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和休闲空间,让全民无界的“跑者天地”呈现在市民眼前,充分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羊城晚报:广州如何借力十五运会,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有哪些具体的惠民举措,让市民共享“家门口的盛会”?
贾俊峰: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延伸。以全运会为例,全运会已经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体项目中追逐梦想的舞台。十五运会在广州开幕,必将引领广州全民健身新热潮。广州也将会乘着十五运会的东风,加大力度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共享这场家门口的盛会,今年广州将“增加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纳入我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计划新建3个体育公园、500处便民健身设施,全市足球场达到1890块,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们还将一如既往抓好公共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和时长均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体通”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丰富预订体育场地、报名赛事活动等功能,扩大线上“体育运动圈”。截至2025年6月,“群体通”已上线万张,提供场地服务总时长58万小时,惠及市民群众198万人次,拉动体育场馆运动消费3000万元。接下来这半年,广州还将举办一系列以“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主题的群众体育活动,包括市长杯、体育节、户外运动节等,既要让“全民迎全运”的社会氛围热烈浓厚,更要让广大的市民游客喜闻乐见,参与其中。
羊城晚报:十五运会后,广州“国际赛事中心”的定位将如何延续和发展?广州在吸引和培育更多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方面,有哪些长远的规划和愿景?
贾俊峰:十五运会后,深受各地跑友喜爱的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广州马拉松赛将于12月中下旬举行。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后第一项在广州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今年的广州马拉松赛将继续围绕赛事品牌打造、参赛体验升级等精耕细作。在此,我诚挚欢迎广大体育爱好者到广州来,看全运,跑广马!
接下来,广州将进一步锚定建设国际赛事中心目标,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国际顶尖赛事,培育更具显示度的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更具竞争力的职业体育赛事,拓展更高参与度的群众体育赛事,探索设立体育赛事扶持引导资金,进一步完善赛事体系,丰富赛事资源供给,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赛观赛体验。
羊城晚报:请用一句话,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广州感受十五运会的“超燃”魅力!
贾俊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以体育盛会之名,邀您共赴美丽花城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