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孙海光)2025年中国·北京体育舞蹈公开赛7月13日晚在通州体育场开赛,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20余支代表队、1200余名选手参赛,这也是通州区举办的首场国家级体育舞蹈赛事。
本次比赛由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确认,北京市体育总会指导,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北京市通州区体育局主办。比赛秉持“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理念,打破专业壁垒,在组别设置、竞赛机制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通过降低参与门槛,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大众。同时,赛事引入网络报名、电子计分系统等国际化标准竞赛保障体系,彰显双奥之城的体育竞赛服务水准。
组别设置方面,涵盖职业选手与业余爱好者,从6岁儿童到65岁老年人均可参与。竞赛机制方面,引入“六长一人(6名裁判长、1名裁判组成执裁团队)”竞赛体系,并选调88名优秀裁判组建裁判队伍,其中包括5名国际级裁判和41名国家级裁判,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同时,严格规范青少年参赛服装与妆容,引导体育和美育协同健康发展。
根据“四合如意”创意设计的奖牌也颇有新意,奖牌中央流线型线条勾勒出运河的飘逸形态,翘起的双翼象征舞者破茧成蝶的拼搏姿态,点缀的星辰则寓意通州体育赛事如璀璨繁星,点亮城市活力。
作为“东部体育休闲聚集区”重要节点,通州区依托大运河、绿心公园等资源,已成功打造龙舟嘉年华、水上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此次体育舞蹈公开赛的加入,熊猫体育的含义进一步丰富了“赛事+文化+旅游”的多元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