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会上透露,十五运会“三大球”项目增设青年组,且十五运会大部分比赛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方便观众观赛。
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首次走进港澳,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在赛事组织上需做出新的探索。
据了解,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竞体比赛项目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表示,组织机制方面,建立专业指挥体系,组建以全国组委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香港赛区统筹办、澳门赛区筹备办为主的体系完备、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确保赛事期间信息传递规范、及时、精准,妥善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项目布局方面,创新多城办赛、跨境办赛,将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按照“广东牵头、港澳优先”原则,充分尊重港澳意见,将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项目布局在香港,将乒乓球、排球女子成年组等热门项目布局在澳门。珠海、香港、澳门共同承办的公路自行车比赛和深圳、香港共同承办的马拉松比赛将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
融合互通方面,跨境测试赛中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成功破解在不同法律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也将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积累宝贵的“全运经验”。
据了解,十五运会跨粤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将在11月8日举行,跨香港和深圳马拉松赛将在11月15日举行。此前,两项赛事的测试赛已经于去年11月及今年2月举行。
另外,在群众赛事活动中,茂名定向比赛组织港澳代表队品美食、探乡村,佛山龙舟比赛首创粤港澳联队,三地运动员共同训练、同台竞技,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这些都进一步展现了粤港澳三地在文化、人文层面的深度融合。
十五运会的赛事安排将考虑多重因素,首先是兼顾竞技性与观赏性。在日程编制上,既遵循竞技比赛的要求,又考虑可能有运动员兼项的项目,预留充足休息时间。同时,大部分比赛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方便观众现场观赛和收听收看。
其次是群众赛事活动与节庆活动结合。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基层单位组队参赛,有效整合资源,例如,茂名定向比赛联动“520荔枝节”,佛山功夫之城打造太极拳、舞龙舞狮和龙舟项目,梅州足球之乡承办五人制足球赛,熊猫体育的用户体验如何提升促进群众赛事活动与各地节庆活动紧密结合,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再者是“三大球”设置青年组。十五运会在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上增设青年组,进一步夯实“三大球”青少年人才基础,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三大球”运动。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篮球项目共计8个小项,不仅包含男女子三人制篮球项目,还首次在男女子五人制篮球项目中分设3个组别(成年组、U22组、U18组),广东男篮主教练杜锋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设组别体现了国家对“三大球”的重视,是为了培养更多篮球后备人才,更好搭建梯队,这对于篮球项目储备后备人才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
另外,十五运会还设置了武术项目,传承中华武术的独特精神和深厚底蕴,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